如今是八月末,马上要进入九月份了,很多农民朋友们种植的玉米马上要收成了,这个节骨眼上是收成的关键时期,可很多农民朋友们又遇到玉米青枯病的麻烦了!玉米青枯病怎么办 呢?
玉米青枯病,也叫做玉米茎腐病,这种病症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在西南、华南、华东和西北地区发生,个别田块损失严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5-20% ,一些地区的个别年份可达60%以上,是一种常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致使玉米很快青枯干死的突发性真菌病害。
玉米青枯病在玉米灌溉期显症,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春玉米的发病时间集中在8 月份,夏玉米的发病时间集中在九月份上旬。该病的发病速度迅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在 40%-50% ,特别严重的高达80%以上,农民称之为“暴死”,该病一旦发生,不及时治疗后果难以想象。
玉米青枯病怎么办?该病的各时期主要特征有什么?
发病初期:该时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病株叶片自上而下呈水渍状,很快就会变成青灰色而枯死,然后逐渐变黄;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根系和茎基部会呈现出水渍状腐烂,根和茎基部会逐渐变褐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使整株倒伏;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
发病后期:该时期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瘦,脱粒困难。
玉米青枯病怎么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玉米品种:不同玉米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有差异,抗性弱的玉米品种在多雨湿热的环境下更容易感染青枯病,因此选用高抗性的玉米品种至关重要。
多雨高湿环境:今年多地多暴雨,而青枯病多于在潮湿环境中发病;另外暴雨之后又是暴晴,这样的天气情况更为青枯病提供了生长条件。
栽培管理不当:不合理的栽培会导致种植密度不适、通风透光不好、田间排水不好、植株所需有机肥不适、植株生长过旺都会引起青枯病的发生。
玉米田连作:连作的玉米田中会使土壤中病菌大量堆积,容易使植株受侵染。
玉米青枯病其实并不可怕,只要采取正确的对应措施,就能轻松解决。这里主要有两方面来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
1.选择抗性好的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参考土壤深松和宽窄播种技术,增强根系活力和田间透风透光水平,施肥平衡,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钾肥和锌肥可增强玉米抗病能力;另外雨后要及时进行排水;
3.按需合理种植密度;
4.防病虫,及时防治害虫侵害,减少病原菌侵染玉米的机会。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就需要用到药剂来治疗,农户们建议使用方方面面增产套餐,对玉米虫害有很快的诱杀效果,并且持效期长,另外还可以补充营养,调节生长,防病增产,一套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玉米青枯病怎么办?其实这一问题在农户们当中是普遍存在的。方方面面增产套餐 可以调节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抗逆性,抗病能力,增加霸王根圈数,玉米不卷叶,后期不秃尖、不缺粒、不早衰。既可以改善除草剂药害引起的黄苗和弱苗,同时也可以修复雨水多造成的弱苗,为玉米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