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2月底至3月底左右正是小麦返青期,这一时期是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最易发生阶段,若不及时防治,可能会引起小麦减产严重,因此这一时期需要注意病毒病的预防,小编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一.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发病特征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主要为害冬小麦。感病小麦秋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翌年春小麦返青才显症。发病初期心叶上出現长短不等的褪绿条状斑,随着病情扩展,多个条斑联合形成不规则的淡黄色条块或斑纹,呈黄色花时状。感病小麦植株矮化,穗小粒少,籽粒秕瘦。
二.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以禾谷多粘菌为传播媒介,通过病土、病根残体,随耕作、流水等方式传播,不经种子和昆虫传播。一般侵染温度为12.2-15.6℃,侵入后在20-25℃条件下迅速增殖,潜育2周后表现症状。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长期大面积单一化种植高感病品种,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秋季小麦播种后土温和湿度及翌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是影响此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秋播时土温15℃左右、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的萌发和游动孢子的侵染;土温高于20℃和干旱时侵染很少发生。春季长期阴雨、低温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
1.选用抗病、耐病的品种;
2.轮作播种,与油菜、薯类、豆类等非麦类作物的多年轮作,减轻病害发生;
3.推迟播种期,发病的田块适当推迟播种期,避开禾谷多黏菌的最适侵染期;
4.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健田与病田不串灌、漫灌;
5.喷施叶面肥,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打苞孕穗期、扬花前分别喷施小麦增产套餐,螯合多种大微量元素,补充各种生长必需元素,搭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根部生长,配方中还有杀菌剂、杀虫剂、保护小麦不受病虫害的干扰;提高小麦抗逆性,为小麦提供全程解决方案。
郑州高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公司占地120多亩的生产基地,拥有核心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具备良好的化工生产条件。公司生产的作物增产解决方案选用13种螯合大量微量元素和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配套方案;不仅给作物提供各个生长阶段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充分激发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不仅能改善品质,还能诱导和促作物提升产量。
如果您对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怎么办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小麦病害防治技术,您可以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咨询,或拨打:400-168-7967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