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曲病
稻曲病又称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该病只发生于穗部,危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裂开,露出谈黄色块状物。
被害后期症状
二、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导致叶片枯死,结实率降低,千千粒重降低,一般造成损失10%-20%,严重时可达50%以上。苗期至穗期都可以发生。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生,最初在近水面的叶梢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病斑,以后斑病增多,常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型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发绿或谈褐色。叶片上的症状和叶路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到叶尖,甚至穗部发病,大片倒伏。
初期症状
中期症状
后期症状
纹枯病的菌核
三、稻瘟病
稻瘟病是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根据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稻瘟病的慢性型病斑
稻瘟病急性型病斑
叶瘟
节瘟
穗颈瘟前期症状
穗颈瘟后期症状
四、水稻条纹叶枯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病株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实。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少。
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灰飞虱发生量、带毒虫率有直接关系。春季气温偏高,降雨少,虫口多发病重。稻、麦两熟区发病重,大麦、双季稻区病害轻。
典型症状
大田水稻被害状
五、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病株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病菌在种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传播。分蘖期病害开始发展。高温多湿,暴风雨,稻田受涝及氮肥过多时有利于病害流行。
菌脓
初期症状
后期症状
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约1×10mm,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针对以上水稻病害治理综合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使用高收®方方面面水稻增产套餐,促根壮苗,改善品质,抗病抗逆,全面营养,缓解药害,提质提量。
【本文标签】 水稻用高收 高收增产套餐 方方面面水稻增产套餐
【责任编辑】郑州高收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