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种植10月份开始,一直到明年6月份才会成熟,小麦生长期长达两百多天,漫漫生长期中,小麦生长会遇到很多的危害,比如病虫害、冻害、干热风等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严重可使小麦减产。想要预防这些危害,可以用小麦拌种剂来拌种,那么如何选购到效果好的拌种剂呢?这篇文章告诉你。
杀虫剂成分
小麦生长期中最重要的防治之一就是虫害,小麦苗期常见的虫害有:蛴螬、蝼蛄、金针虫、蚜虫等,这些害虫一般都会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致使小麦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生长萎缩,严重会干枯死亡。防治这些害虫常用的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毒死蜱、辛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丁硫克百威等,毒死蜱、辛硫磷、甲拌磷,目前防治害虫范围广,持效期长,安全性好的杀虫剂就是噻虫嗪或吡虫啉。我们在选择小麦拌种剂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含有噻虫嗪或吡虫啉成分的。
杀菌剂成分
另一个需要重要防治的就是小麦病害,小麦苗期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锈病等,小麦感染病害之后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斑多的话会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防治土传病害常用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灭菌唑、咯菌腈、精甲霜灵、萎锈灵、福美双、三唑酮、硅噻菌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目前市面上防治小麦病害效果最好、持效期长、安全性高、价格便宜的就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在选择拌种剂的时候可以选有这两种成分的。
拌种剂剂型
如今市面上小麦拌种剂常见的剂型有很多种,有种衣剂、悬浮种衣剂、微囊悬浮种衣剂、可湿粉种衣剂、水乳种衣剂、干粉种衣剂、种子处理液剂、种子处理乳剂、种子处理悬浮剂、种子处理可溶粉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等。种衣剂中不仅添加有农药成分,还添加有成膜剂,目前拌种效果最好、持效期最长、安全性最高、简单方便的就是悬浮剂。因此,在选购拌种剂时,尽量要选购悬浮剂。
注意事项
1.存放,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统一拌种,拌种剂应要放在坚固密闭的容器内,贴上标签避免小孩、家畜接触,放置在没有火源、凉爽干燥的地方,禁止与食物,饮料放在一起,避免误食中毒。
2.操作安全,拌种的时候要戴上橡胶手套,避免中毒,如果有中毒现象,立马送往医院。
3.随拌随播,不要放置,小麦用拌种剂拌种后应立即播种,拌种后的种子如果有剩下的也要销毁处理,避免小孩、牲畜误食中毒。
4.拌种用量,拌种小麦种子所需要的量应该根据种子量按要求来进行拌种,不能凭感觉来选量拌种,剂量过大会导致小麦出苗推迟,生长缓慢。
高收出类拔萃小麦拌种剂含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能够满足小麦拌种杀菌杀虫的需求,可以预防小麦苗期常见的一些病虫害,减轻小麦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促进健壮植株,增强抗逆性,增加产量,能促进生长,加速灌浆,增强抗逆,形成合理的亩穗数、穗粒数,一般高产田,亩穗数应在40-45万穗,穗粒数应在40-50粒,千粒重应在40-45克,小麦播前拌种,能够有效的进行调节植株的生长,保证植株的健壮,高收出类拔萃为小麦增产打下基础,出类拔萃小麦拌种剂能给小麦增产达到20%-40%,甚至更高。
其中噻虫嗪是烟碱类杀虫剂,用于种子处理,可被作物根迅速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咯菌腈为非内吸苯吡咯类化合物,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许多病原菌引起的种传和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效;苯醚甲环唑内吸传导,兼具预防活性,通过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使细胞膜形成受阻,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
如果您对小麦拌种剂成分有任何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小麦种植技术,您都可以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咨询,或拨打:400-168-7967向我们咨询,我们诚挚欢迎您的来电。